香蕉弄蝶
《中华本草》:香蕉弄蝶
拼音注音
Xiānɡ Jiāo Nònɡ Dié
别名
芭蕉卷叶蛾、蕉包虫
英文名
Skipper of plantain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弄蝶科动物香蕉弄蝶的幼虫或成虫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ionota thorax (Linnaeus).采收和储藏:夏季捕捉,捕后置瓦片上焙干,研末。
原形态
香蕉弄蝶,成虫体长30-35mm,展翅展75-85mm。全体褐色或茶褐色,胸部全为长毛所盖。复眼大,半球形。触角长。前翅黑褐色。老熟幼虫体长50-64mm,体外被有白色蜡粉,头黑色,略呈三角形,胸部各节具横皱5条或6条。胸足3对,腹足4对,尾足1对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成虫产卵于香蕉、芭蕉叶上,以老熟幼虫在卷叶中越冬,翌年春季化蛹。成虫6月、7月出现。资源分布:分布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南部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肝;胆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聤耳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研末吹耳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的功能。治化脓性中耳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秫米
- 野柿花
- 砂漏芦
- 月季花根
- 三铃子
- 榆树
- 霞天曲
- 苦苣
- 大叶云实
- 三颗针
- 石风车子叶
- 中华绣线梅
- 龙船花根
- 蜈蚣七
- 豌豆七
- 三丫苦叶
- 虱草花
- 梧桐子
- 柚叶
- 雪三七
- 龙船花茎叶
- 香蕉
- 香茹
- 雁肉
- 杨梅树皮
- 龙葵根
- 鳢鱼血
- 龙利叶花
- 三棱草
- 条叶猪屎豆
- 霞天膏
- 雪上一枝蒿
- 雪山一支蒿
- 獭四足
- 鹿耳韭
- 菾菜根
- 田葱
- 鹿肉
- 朱砂菌
- 鲛鱼翅
- 鸡肾草
- 貒肉
- 蒟酱
- 鸡脚草乌
- 桃儿七果
- 甜叶菊
- 桃南瓜
- 丝茅七
- 香根芹
- 三叶青
- 制川乌
- 通经草
- 姬蕨
- 仔榄树
- 朱砂藤
- 桃花
- 香芋
- 鹿皮
- 龙眼根
- 雪里开
- 须花参
- 香叶根
- 鸢嘴
- 金棒锤
- 突厥雀
- 铁丝七
- 蛇白蔹
- 接筋草
- 鲨鱼胆
- 鹿胆
- 延羽卵果蕨
- 有瓜石斛
- 鼠舌草
- 竹节菜
- 一把蔑
- 青灰叶下珠
- 玉蜀黍苞片
- 野酒花
- 野樱花
- 淫羊藿
- 龙脑膏香
- 鹿胎
- 菟丝子
- 尖头蚱蜢
- 獭胆
- 螳螂跌打
- 鹿耳翎根
- 太白花
- 鸭脚板草
- 鸬鹚翅羽
- 章鱼
- 天蓝苜蓿
- 天南星
- 楤木根
- 松叶
- 松毛火绒草
- 松油
- 家麻树
- 鸭脚黄连
- 鱼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