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圆柏
《中华本草》:西藏圆柏
拼音注音
Xī Zànɡ Yuán Bǎ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柏科植物大果圆柏的枝叶和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bina tibetica Kom.[Juniperus tibetica Kom.]采收和储藏:9-10月采集带叶绿枝及种子,洗净,去残枝败叶,去枝外皮,晾干。
原形态
大果圆柏,乔木,高达30m,稀呈灌木状。树冠绿色、淡黄绿色或灰绿色;树皮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;分枝不密,一回分枝圆柱形,二至三回分枝近圆柱形或四棱形。鳞叶绿色或黄绿色,交叉对生,稀3叶交叉轮生,长1-3mm,先端钝或钝尖,背面拱圆或上部有钝脊,腺体明显,位一叶背中部,条状椭圆表或条形;刺叶常生于幼针形,长4-8mm,上面凹,有白粉;中脉下面拱凸,沿脊有细纵槽。雌雄异株或同株,雄球花近球形,雄蕊3对,花药2-3,药隔近圆形。球果卵圆形或近圆球形,成熟前绿色或有黑色小斑点,熟时红褐色、褐色至黑色或紫色,内有种子1颗,种子卵圆形,微扁,基部圆,两侧或中上部有2-3钝纵脊,表面具4-8个较深的树脂槽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800-4600m的林中或组成钝林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微寒
功能主治
清热祛湿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肺炎;胆囊炎;疮疖;炭疽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西藏桃叶珊瑚根
- 血叶兰
- 西番莲
- 血沟丹
- 马肋巴
- 伞杨
- 地牯牛
- 一把伞
- 杏枝
- 鱼虱子
- 马蹄根
- 消石
- 十萼茄
- 普洱茶
- 雀翘
- 银鲛
- 紫金皮
- 蒺藜花
- 马骨节
- 升麻
- 鸡肠
- 土玉桂
- 橙皮
- 马蹄草
- 独一味
- 挖耳草
- 茸草
- 台湾千金藤
- 栀子叶
- 紫茉莉子
- 兔儿风
- 莿(木冬)
- 土八角
- 土半夏
- 台湾榕
- 草贝母
- 土丁桂
- 熊筋
- 糙叶树
- 吐烟花
- 紫荆果
- 藏三七
- 大皂角
- 土丹参
- 土木香
- 螺厣草
- 草豆蔻
- 土大香
- 土人参
- 椿白皮
- 西藏马先蒿
- 西藏酸模
- 象皮木
- 西藏鸡爪草
- 草血竭
- 西南鹅掌柴
- 西藏野樱桃
- 翅卫矛
- 西藏桃叶珊瑚果
- 斜叶榕
- 白蝶花
- 白花草
- 土当归
- 脆骨风
- 下冈哇
- 常山
- 台湾泡桐
- 草威灵
- 血见愁
- 臭藿香
- 臭油果
- 白粉藤
- 赤小豆
- 百药煎
- 羊肌藤
- 糙叶五加
- 夜来香
- 岩石松
- 土中闻
- 咸虾花
- 小黄断肠草
- 百花锦蛇
- 狭叶垂头菊
- 臭冷杉
- 文殊兰果
- 川防风
- 野棉花根
- 川滇桤木
- 篦子三尖杉
- 云锦杜鹃
- 唐古特青兰
- 杏叶防风
- 台湾海棠
- 唐古特青兰苗
- 藏报春花
- 寻骨风
- 紫花络石
- 台湾泡桐叶
- 元宝草
- 大黄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