鸭卵
《中华本草》:鸭卵
拼音注音
Yā Luǎn
别名
鸭子、鹜实、鹜元、鸭蛋
英文名
Duck's egg
出处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卵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as domestica Linnaeus.采收和储藏:取鸭蛋鲜用,或加工成咸蛋、变蛋(皮蛋)。
原形态
家鸭,家禽。嘴长而扁平,颈长,体扁。翅小,覆翼羽大。用面如舟底。尾短,公鸭尾有卷羽4枚。羽毛甚密,色有全白、栗壳、黑褐等不同。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,且叫声嘶哑。脚矮,前3趾有蹼,后1趾略小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鸭喜合群,胆怯。无飞翔力,善游泳。主食谷类、蔬菜、鱼虫等。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,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、金定鸭(卵用麻鸭)、高脚鸭(卵肉兼用型)。
形状
性状鉴别,鸭蛋呈卵圆形,长径5-9cm,表面类白色或淡青绿色,外壳坚硬,光滑,皮破后内有白色厚膜,较坚韧。蛋清呈胶体,无色半透明,遇热固化变性成白色固体,蛋清内有2条系膜与蛋黄相连。蛋黄黄色或橘红色,胶体外有核膜包围,遇热易固化呈固体,手搓易呈粉状。气微腥,味淡。
化学成分
每100g含水分70g,蛋白质(protein)13g,脂肪(fat)14.7g,碳水化合物(carbohydrate)1g,维生素(vitamin)A1380u,硫胺素(thiamine)0.15mg,核黄素(riboflavin)0.37mg,烟酸(nicotinic acid)0.1mg,灰分(ash)1.8g,钙71mg,磷210 mg,铁3.2mg,镁7mg,钾60mg,钠82mg,氯6mg。
性味
味甘;性凉
归经
肺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滋阴;清肺;平肝;止泻。主胸膈结热;肝火头痛眩晕;喉痛;齿痛;咳嗽;泻痢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煮食或开水冲服,1-2个。宜盐腌煮食。
注意
不宜多食;脾阳不足,寒湿泻痢,以及食后气滞痞闷者禁食。
复方
治妇人胎前产后赤白痢:生姜(取自然汁)适量,鸭子一个(打碎,入姜汁内搅匀)。 共煎至八分,入蒲黄三钱,煎五、七沸,空心温服。(《医钞类编》鸭蛋汤)
各家论述
1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心腹胸膈热。2.《本草备要》:能滋阴。3.《医林纂要》:补心清肺,止热嗽,治喉痛齿痛;百沸汤冲食,清肺火,解阳明结热 。4.《本草求原》:止泄痢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鸭卵
拼音注音
Yā Luǎn
别名
鸭子(孟诜),鸭蛋(《医钞类编》)。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蛋。
原形态
动物形态详"白鸭肉"条。
化学成分
每100克含水分70克,蛋白质13克,脂肪14.7克,碳水化物1克,维生素A1380国际单位,硫胺素0.15毫克,核黄素0.37毫克,尼克酸0.1毫克,灰分1.8克,钙71毫克,磷210毫克,铁3.2毫克,镁7毫克,钾60毫克,钠82毫克,氯6毫克。
性味
甘,凉。
①孟诜:"微寒。"
②《纳目》:"甘咸,微寒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滋阴,清肺。治膈热,咳嗽,喉痛,齿痛,泄痢。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心腹胸膈热。"
②《本草备要》:"能滋阴。"
③《医林纂要》:"补心清肺,止热嗽,治喉痛齿痛;百沸汤冲食,清肺火,解阳明结热。"
④《本草求原》:"止泄痢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、煮食或开水冲服。
注意
脾阳不足,寒湿下痢,以及食后气滞痞闷者不宜食。
①《食性本草》:"生疮毒者食之,令恶肉突出。"
②《日用本草》:"发疮疥。"
复方
治妇人胎前产后赤白痢:生姜(取自然汁)适量,鸭子一个(打碎,入姜汁内搅匀)。共煎至八分,入蒲黄三钱,煎五、七沸,空心温服。(《医钞类编》鸭蛋汤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樟梨
- 人参须
- 人面子
- 假连翘
- 土砂仁
- 泽泻
- 猪獠参
- 金叶子
- 白花苋
- 铁线透骨草
- 马铃根
- 白杨树
- 白花鬼针草
- 铁线草
- 白花灰毛槐树
- 白叶火草
- 柔毛水杨梅
- 太白菊
- 塔黄
- 太白米
- 止血丹
- 白叶藤
- 白花油麻藤
- 白九股牛
- 肉苁蓉
- 卷耳
- 樟树皮
- 中亚天仙子
- 蕺叶秋海棠
- 顶头马蓝
- 脱力草
- 三条筋
- 苦瓜根
- 索骨丹
- 油茶子
- 三枝叶
- 三朵云
- 三色堇
- 鮧鱼鳔
- 柞木根
- 桐叶
- 玉蝉花
- 藤五加
- 柞蚕蛹
- 甜瓜子
- 苦荞头
- 三白草
- 三加花
- 王瓜子
- 岩青兰
- 龙须草
- 油桐子
- 鹅绒藤
- 痰火草
- 角盘兰
- 野木瓜果
- 抓地龙
- 钓樟枝叶
- 玉叶金花
- 珍珠绣球
- 龙老根
- 十两叶
- 岩青菜
- 龙须藤
- 藤黄连
- 多花猕猴桃
- 禹州漏芦
- 龙船乌泡
- 斩木橿子
- 龙涎香
- 油柑虫节
- 朱砂根叶
- 调羹树
- 制何首乌
- 竹节香附
- 宽唇神香草
- 竹衣
- 藤仲
- 箭刀草
- 跌破勒
- 鳞衣草
- 抓地虎
- 龙牙楤木
- 三叶崖爬藤
- 獭骨
- 醉鱼草
- 甜瓜
- 多花猕猴桃根
- 苎麻根
- 一窝鸡
- 藤壶
- 聚头蓟
- 秃鹫
- 紫靛
- 三裂叶犁头尖
- 雨韭
- 柚核
- 阔叶十大功劳
- 伞杨
- 鹿蹄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