钗子股
《中华本草》:钗子股
拼音注音
Chāi Zǐ Gǔ
别名
金钗股、三十根、松寄生、虫寄生、金环草、大羊角、老鼠尾、肖羊耳兰、圆柱兰、石珊瑚、石鹿角、龙须草
英文名
Morse Luisia, Root or herb of Morse Luisia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1.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》:金钗股,生岭南山谷。根如细辛,三、四十茎,岭南人用之。2.《海药本草》:钗子股,谨按陈氏云:生岭南及南海诸山,每茎三十根,状似细辛。忠、万州者佳。草茎功力相似,以水煎服。缘岭南多毒,家家贮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钗子股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uisia morsei Rolfe Forbes et Hems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钗子股,附生草本植物,高15-30cm。须根发达,粗壮。茎丛生,坚硬,圆柱形,粗约5mm。叶互生,排城2列;叶片圆柱形,肉质,长6-13cm,粗3-4mm,基部具筒状革质鞘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1-1.5cm,具2-4朵花;小苞片宽卵形,覆瓦状排列。花绿色带暗紫红色;萼片和花瓣长圆形,近相等,长约6mm,宽约3mm;唇瓣在中部缢缩面分为前、后唇,才者均近三角状半圆形,前唇先端微凹,上面具乳突。蒴果棒状纺缍形。花期5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200m的林中树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辛;性凉;小毒
归经
肺;心;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祛风利湿。主疟疾;痈疽;咽喉肿痛;风湿痹痛;水肿;白浊;白带过多;跌打损伤;药物或食物中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,鲜者30-6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拾遗》:解诸药毒,人中毒者煮汁服之。亦生研,更烈,必大吐下。如无毒,亦吐,去热痰疟瘴,天行蛊毒,喉闭。2.《海药本草》:主解毒。治痈疽。3.《闽东本草》:祛风利湿。治风湿痛。4.《实用中草药》: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治高血压,风湿痛,头风。5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行气,壮阳,杀虫,催吐。6.《本草纲目》:按《岭表录》云,广中多蛊毒,彼人以草药金钗股治之,十救八、九,其状如石斛也。又忍冬藤解毒,亦号金钗股,与此同名云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钗子股
拼音注音
Chāi Zǐ Gǔ
别名
牛角兰、寄生兰、鹿角草、吊竹
来源
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钗子股Luisia hancockii Rolfe.,以全草入药。
功能主治
散风祛痰,解毒消肿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胸胁受伤,痈肿,喉头炎等。
用法用量
3~5钱,水煎服;外用鲜草捣烂敷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钗子股
拼音注音
Chāi Zǐ Gǔ
别名
金钗股、三十根(《本草拾遗》),松寄生、虫寄生,海斑虎(《质问本草》),檀香线、锡朋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磹竹(《闽东本草》),龙须草(《实用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兰科植物钗子股的根或全草。
原形态
常绿气生植物,高约30厘米。茎丛生。叶互生,圆柱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6~12厘米,宽3~4毫米,抱茎,肉质,浓绿色。总状花序有花2~4,腋生,盖片绿色,舌瓣有暗红色的斑纹。蒴果棒状纺锤形。花期初夏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阴湿处或林间老树上。分布福建、广东及西南一带。
性味
辛苦,平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味辛,平,小毒。"
②《海药本草》:"味苦,平,无毒。"
③《闽东本草》:"性平,味甘酸。"
归经
《闽东本草》:"入肝、肾二经。"
功能主治
催吐解毒,祛风利湿。治疟疾,痈疽,风湿痛,水肿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解诸药毒,人中毒者煮汁服之。亦生研,更烈,必大吐下。如无毒,亦吐,去热痰疟瘴,天行蛊毒,喉闭。"
②《海药本草》:"主解毒。治痈疽。"
③《闽东本草》:"祛风利湿。治风湿痛。"
④《实用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治高血压,风湿痛,头风。"
⑤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行气,壮阳,杀虫,催吐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1~2两)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解诸药毒:取鲜钗子股叶一至二握。洗净捣烂,绞汁一杯服下,毒可由吐下而解。
②治痈疽:取鲜钗子股叶一握。洗净捣烂,敷患处,日换两次。
③治水肿:取鲜钗子股根八钱至一两二钱(干的五至八钱),猪脚(七寸)一个。酌加水煎两小时,饭前服,日服一次。
④治梅毒性风疾:鲜钗子股根二两(干的一两)。酌加水煎,饭前服,日服两次。(选方出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长柄赤车
- 紫苏叶
- 马尔康水黄连
- 车桑仔叶
- 紫花苣苔
- 阔叶箬竹
- 一文钱
- 苦瓜
- 茅香花
- 紫荆丫
- 金丝桃果实
- 寄居蟹
- 铁树叶
- 铜锤草根
- 茅莓
- 搜山虎
- 紫玉簪叶
- 紫花地丁
- 长果山橙
- 赤胫散
- 长杆兰
- 买麻藤
- 马来蒲桃
- 密陀僧
- 曼陀罗叶
- 菘菜
- 密马
- 草原老鹳草
- 韭子
- 糙苏
- 金鱼
- 锦鸡
- 蟾酥
- 金箔
- 草蛛
- 葱须
- 韭根
- 锦葵
- 茶花
- 韭菜
- 金腰
- 金鸡尾巴草根
- 金钱白花蛇
- 金鸡勒
- 金钗
- 金蛤蟆
- 锦鸡儿
- 蟾舌
- 金鸡纳
- 金边龙舌兰
- 锯鲨翅
- 金鸡尾
- 锯锯藤
- 锯鲨肝
- 金缕梅
- 锦地罗
- 金石斛
- 锯鲨胆
- 齿叶草
- 金露梅
- 金鱼藻
- 金腰子
- 金纽子
- 草木灰
- 粗叶木叶
- 韭菜子
- 金顶蘑
- 金花树
- 金钗股
- 金鸡脚
- 金石溜
- 金雀花
- 金钮扣
- 锯齿王
- 金耳环
- 金粉蕨
- 金雀根
- 金盏菊
- 金银花
- 金莲花
- 金线鱼
- 金缕半枫荷叶
- 韭叶芸香草
- 金礞石
- 金线包
- 金精石
- 韭菜莲
- 金钱木根
- 金盏菊花
- 金盏草根
- 金鸡豇豆
- 金草
- 金线草根
- 锯叶竹节树
- 金老梅花
- 金盏银盘
- 锦香草
- 金花茶叶
- 金边莲
- 金钱苦叶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