驴耳风毛菊
《中华本草》:驴耳风毛菊
拼音注音
Lǘ ěr Fēnɡ Máo Jú
别名
狗舌头、驴耳朵、风毛菊
英文名
all-grass of Meadow Saussurea
出处
始载于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草地风毛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ussurea amara (L) DC.[Serratula amara L.;S.glomerata Poir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草地风秘菊的全草,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60cm。具根状茎;地上茎近无毛。叶互生;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5-12cm,宽2-8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或有波状齿;上部叶渐小,全缘,下面有腺点;基生叶与下部叶有1-2.5cm的叶柄,上部叶无柄。壮举状花序排成伞房状,直径1-1.5cm;总苞钟状,长13-15mm,总苞片4层,外面具蛛丝状毛及短微毛,外层先端有细齿或3裂,中层有膜质粉红色具锯齿的附片;管状小花,花冠粉红色,长约15mm,有腺点。瘦果长圆形,长约3mm;冠毛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地荒地或森林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和西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散结。主瘰疬;痄腮;疖肿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熬膏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苦,性寒。有清热解毒,消肿的功能。外用于淋巴结核,腮腺炎,疔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黄素馨
- 百齿卫矛
- 星状风毛菊
- 川木香
- 新疆延胡索
- 小飞扬草
- 熊脂
- 川鄂山茱萸
- 小米口袋
- 狭叶当归
- 亚乎奴
- 新疆卫矛
- 新疆远志
- 小龙胆草
- 秤杆升麻
- 背花疮
- 冠唇花
- 小叶金鸡尾巴草
- 仙桃草
- 小箭草
- 鹈鹕油
- 云南蕊木
- 小黄皮
- 柽柳花
- 秤杆草
- 小扁草
- 斩龙草
- 川木通
- 小紫含笑
- 红香树
- 细叶黄杨
- 心叶风毛菊
- 熊油
- 岩凤尾蕨
- 小红袍
- 小红人
- 新裂耳蕨
- 熊蕨根
- 药用小阴地蕨
- 熊掌
- 老蛇头
- 狭叶香茶菜
- 裂蹄
- 鹿肾
- 苋
- 梨果仙人掌
- 灵猫骨
- 镰叶瘤足蕨
- 莲状绢毛菊
- 柴厚朴
- 余甘子
- 芋
- 苋实
- 牛奶菜
- 萤火
- 白英
- 小花老鼠簕果
- 楮实子
- 狭叶荨麻
- 中华莛子藨
- 胎生铁角蕨
- 百眼藤
- 陆英根
- 星蕨
- 羊皮
- 牛齿
- 落新妇
- 蘡薁
- 驴耳朵草
- 棱子芹
- 柴桂
- 小米柴
- 白蜡树皮
- 川芎
- 白蔹
- 羊髓
- 大粘药
- 大叶沿阶草
- 雀瓮
- 银叶树
- 牛耳枫根
- 测试
- 熊脑
- 小鸦葱
- 新疆一支蒿
- 小黄构
- 柴胡叶链荚豆
- 白矾
- 抽筋草
- 沉香
- 橙耳
- 人面子根皮
- 心不干
- 小黑牛
- 白酒草
- 仙人掌
- 新疆藁本
- 胡燕卵
- 蚌壳草
- 泥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