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毛苎麻
《中华本草》:伏毛苎麻
拼音注音
Fú Máo Zhù Má
出处
始载于《云南植物研究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伏毛苎麻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ehmeria nivea (L.) Gaud var. Nipononivea (Koidz.) W. T. Wang[B.nipononivea Koidz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、秋季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亚灌木,高可达2m。茎分枝,有灰白色长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2-9cm,密生粗长毛;叶片卵形或稀圆卵形,先端骤尖,基部突收狭是楔形,下面密被白色毡毛;基出脉3条。雌雄同株;穗状花序圆锥状,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;雄花小,花被片4,雄蕊4,有退化雌蕊;雌花簇球形,雌花被管状。瘦果椭圆形,为宿存花被包围,外面密生短毛。花期5-9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路旁山坡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日本也有.
化学成分
其中的有机酸有止血作用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。
功能主治
。主治诸骨鲠喉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含咽,10-30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:治骨刺哽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浮小麦
- 凤眼兰
- 紫檀
- 铁扫竹
- 头巾草
- 赤雹
- 长梗郁李
- 长管蝙蝠草
- 长隔距兰
- 粘毛鼠尾草
- 钗子股
- 长柄赤车
- 紫苏叶
- 马尔康水黄连
- 车桑仔叶
- 紫花苣苔
- 阔叶箬竹
- 一文钱
- 苦瓜
- 茅香花
- 紫荆丫
- 金丝桃果实
- 寄居蟹
- 铁树叶
- 铜锤草根
- 茅莓
- 搜山虎
- 紫玉簪叶
- 紫花地丁
- 长果山橙
- 赤胫散
- 长杆兰
- 买麻藤
- 马来蒲桃
- 密陀僧
- 曼陀罗叶
- 菘菜
- 密马
- 草原老鹳草
- 韭子
- 糙苏
- 金鱼
- 锦鸡
- 蟾酥
- 金箔
- 草蛛
- 葱须
- 韭根
- 锦葵
- 茶花
- 韭菜
- 金腰
- 金鸡尾巴草根
- 金钱白花蛇
- 金鸡勒
- 金钗
- 金蛤蟆
- 锦鸡儿
- 蟾舌
- 金鸡纳
- 金边龙舌兰
- 锯鲨翅
- 金鸡尾
- 锯锯藤
- 锯鲨肝
- 金缕梅
- 锦地罗
- 金石斛
- 锯鲨胆
- 齿叶草
- 金露梅
- 金鱼藻
- 金腰子
- 金纽子
- 草木灰
- 粗叶木叶
- 韭菜子
- 金顶蘑
- 金花树
- 金钗股
- 金鸡脚
- 金石溜
- 金雀花
- 金钮扣
- 锯齿王
- 金耳环
- 金粉蕨
- 金雀根
- 金盏菊
- 金银花
- 金莲花
- 金线鱼
- 金缕半枫荷叶
- 韭叶芸香草
- 金礞石
- 金线包
- 金精石
- 韭菜莲
- 金钱木根
- 金盏菊花